杀身成仁的基本信息和解释

成语

杀身成仁

拼音

shā shēn chéng rén

出处

先秦 孔子《论语 卫灵公》:“志士仁人,无求生以害仁,有杀身以成仁。”

释义

身:自己;杀身:舍生;成:成全;成就;仁:仁德;儒家道德的最高准则。原指牺牲生命;成全仁德。后指为了正义事业而牺牲。

辨形

仁,不能写作“人”。

近义

视死如归、舍生取义

反义

苟且偷生、贪生怕死

用法

杀身成仁连动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褒义。

结构

连动式成语

例句

若得着死难者的热情的全部,便可以追他们的踪迹,杀身成仁了。(闻一多《文艺与爱国——纪念三月十八》)

英译

die a martyr to a noble cause

故事

  有一次,孔子的弟子向孔子请教说:“先生,您讲的仁德、忠义都是极好的。人人相爱,以仁义待人,确实是一种美德。仁德我很想得到,但活在世界上也是我的欲望。假如仁德与生命两者发生了冲突,该怎样处理呢?” 孔子严肃地回答说:“这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?凡是真正的志士仁人,都不会因为贪生怕死而损害仁义,应该为了成全仁德,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。” 弟子恭敬地给孔子施礼,表示敬服。这时,孔子的学生子贡又问 先生说:“仁德一定是很难得到的吧?我们应当怎样去培养它呢?” 孔子回答说:“培养仁德可以从头做起。比如说,工匠要做好他的活计,必须先有得心应手的工具。对于一个国家来说,应该选择那些大夫中的贤者去敬奉他;对于自己来说,就应该挑选那些士人当中的仁者交朋友。这样,才会培养起仁德来。”

意见/报错 关于我们

Copyright ©2024 广州市战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

粤ICP备2024311624号-1